< 返回
中国石化借力erp优化管理

在中国信息化义务宣讲活动中,中国石化信息管理部李德芳介绍了中国石化“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的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采、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石油、石化产品进出口业务等。公司有子公司、分公司共80多家。目前,公司正在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通过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竞争能力。

进 展

中国石化上市之后,提出了“以erp为主线”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中国石化作为大的集团公司,为提高管理能力、提升竞争能力,首先是从人、财、物的信息化管理开始的,以此为基点,中国石化几年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属下已有24家成功采用了erp进行管理;采用供应链形式的采购量大为增加;物资采购电子商务系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节约采购资金55亿元;在油田开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炼油化不断推广信息技术;对全国19个省市共1.3个加油站进行了信息化改造;对油品的配送体制进行改革,使库存水平下降,车辆利用率提高。

效 果

信息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erp给带来管理的规范,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大的收获是在规划erp的过程中企业的改革和管理的深化。过去一些想做比较难的事情,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很多问题得到解决。过去中国石化的下属企业财务核算大多是两级或两级以上,实施erp后财务核算改为一级,财务帐和实物帐达到一致,这个变化是很大的。

在物资方面过去是多头采购,现在erp和网上配合之后,实现“阳光工程”,带来很大的变化。同时利用了网上采购、销售等很好的经营管理手段。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信息化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企业领导和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信息化建设得好,领导重视,员工也参与,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的推进。

江苏油田在2003年4月开始实施erp,至今取得了十个方面的效果。第一是信息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实时生成。第二是财务管理全方位的在线进行。第三是油田的费用按要素还原,为经济开采提供了依据。第四资金情况可以适时通盘掌握。第五是控制投资计划,“只认系统不认人”。按照计划设定,超计划要经过批准。第六是计划外项目有据可依。第七是集中采购的力度大为增加。原来是多部门实现两级采购,现在部门之间集中采购达到了95%,并且许多都是通过网上来采购。第八是库存信息达到共享。第九是供应商和价格管理更加科学有据。第十是产销更加清楚。

扬子石化实施erp以后,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发生改变,财务由原来的二级核算改为一级核算,减少数据的传递环节,减少了数据的来源,提高了可信度,财务报表直接由系统产生。统一资金管理,降低了财务费。公司的资金率流动大大加快。银行帐户统一现金流管理更加方便,利用率更加高。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与银行网上互联,80%的业务和银行进行往来。erp不光整合了内部资源,还整合了外部资源。在物资管理方面,由原来的多个部门改为一级库存管理,减少了管理的层次,减少管理人员,降低了人工成本。工作效率提高了,费用更低了,也节约了库存资金的利息费用。

江苏石油公司成品销售公司的erp建设是从2002年开始的,2003年规范了管理,将原来不属于石化的销售企业纳入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客户档案,在统一数据平台上在线操作,通过系统自动定价系统自动控制价格,在油品紧张的时候,对数量进行控制。江苏石油公司实施erp之前是手工记帐,实施erp以后,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了集成。业务系统进去的帐就变成了财务的自动凭证。erp实行之后,有一个流程的整合。各级管理层可以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库存的重要信息。

体 会

信息化促进观念的转变、信息化促进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及信息化带动工作方式的转变有较深的体会。

通过信息化建设带来了观念的的转变,理念的更新,实现了共享和协同。实施erp系统后,游业务链更加集成,信息更加透明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了企业体制机制的改革,,进一步优化了流程,使管理扁平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无论是通过erp、电子商务系统还是物流配送系统,管理都更加集中、规范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