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前所述,尽管奥克斯的事件行销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具体说来大概可分为这么几种。
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以价格策略为主导的事件行销。
成都首战价格大战:1999年12月,针对业界群雄层出不穷的概念炒作攻势,奥克斯在成都发动了首次以价格为主导的事件行销运动。
没想到奥克斯刚一挂出降价牌时,商场前马上排起了长队,引发了一轮狂热的抢购风潮。降价手段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从1999年5月1日开始降价促销,5月3日就断了货,5月10日开始欠货销售,一直到6月才正常供货。
事件行销运动使奥克斯当年的空调销量达57万台,成功挤进全国空调销售前10位,事件行销攻略首战告捷。同时,奥克斯以事件行销发起的价格跳水运动也立即在业内引发强烈震动。进而引发了业内的集体价格跳水运动。
爹娘革命:2000年奥克斯获得“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后,“优质平价”的主体战略的支撑点已经构成。于是奥克斯立即策划并推出了“免检是爹、平价是娘”的事件营销攻势。
这是奥克斯向空调业中的众多对手发射的第一发炮弹,也是奠定奥克斯“优质平价”营销理念的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一次重要举措。因为获得免检的事实足以向世人证明奥克斯空调的高品质;而此时的实惠的价格无疑就比平时更能打动人心。
空调价格白皮书:在推出了“爹娘行动”之后,奥克斯乘胜追击又推出了“空调成本白皮书”的事件行销运动。
这个举措的意义在于正面强化了奥克斯空调的“平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低透明度的空调价格体系,并通过此举完成了对业内竞争对手的一记致命打击。
其意图是试图通过此举迫使其竞争对手的价格体系遭到顾客质疑,从而被动适应奥克斯的低价策略,这样的话奥克斯无疑就会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翘楚了。
从更深意义上来看,这无疑是奥克斯对消费者展开的“攻心”战术,使得消费者认为奥克斯是真心实意地帮我们省钱,从而直接从价格的敏感度上赢得了一定的顾客忠诚度。
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名人效应或名人比附型。
企业请名人为产品代言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同样,奥克斯的名人攻略也效果不菲,不但为奥克斯实现市场突破起到了爆破的作用。而且也是在中国空调市场奠定奥克斯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效用。
米卢代言:2001年,奥克斯利用中国足球队出线的时机,延请原中国足球队主教练南斯拉夫人米卢充当奥克斯空调的产品代言人,并策划了以路演的方式巡回作秀。
此举在万众瞩目中占尽了足球与空调的几乎所有联想,把“神奇教练”和“快乐足球”这两个国人皆知的对米卢和中国队的美誉全部与奥克斯空调拉上了关系,同时也赚足了媒体和公众的眼球,甚至连不少体育类媒体都连篇累牍的加以报道,奥克斯空调的销量也得到了直线提升,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名人作秀的事件行销是奠定奥克斯在业内地位的关键。
如果说米卢代言是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中的名人实作型的话,那么其后策划的吴士宏欲加盟奥克斯做手机产业的领军人物,和奥克斯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携百万巨款赴京聘请太空英雄杨利伟出任奥克斯空调代言人,以及邀请罗纳尔多出任品牌代言人的炒作策划则就可以看作是奥克斯名人比附的事件行销运动了。
从理论上讲,所谓的“比附”策略就是通过与业内名企或明星的攀比出现,使得市场公众认为其品质和影响力趋同或相当。
笑星潘长江在一个小品中这样说:“别看我个子矮,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不高嘛,你看希特勒、拿破仑、潘长江。。。。。。”。
虽然是一句笑话,但是却揭示了道理,那就是-----在操作行销时有时候披披虎皮作用也是不小的。
吴士宏风波:众所周知,“吴士宏风波”便是奥克斯为其进军手机产业策划的一次预演性质的造势运动。
当时,吴士宏刚刚离开tcl集团,其行止也正处在行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之下。这位出身it的经理人进入tcl时又主要负责tcl信息技术的开发,其推出的“天地人家”的计划就为tcl着实的造了一把声势。
于是正在筹划进军手机产业的奥克斯便盯上了这位外企女英雄。奥克斯突然爆出猛料称吴士宏已与其密切接触,将有可能加盟奥克斯,并成为奥克斯斥资10亿进军的手机产业的领军人物。这个消息立即引起全国上下的一片关注,于是奥克斯轻而易举的再次荣登“眼球榜”榜首,成为万众瞩目的关注焦点。
杨利伟事件: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太空英雄杨利伟顺利返回地球后,中国的航天举措立时便成了全世界的焦点,而中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也立马红得发紫。
此时从奥克斯传出该公司委派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携带百万巨款前往北京,欲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邀请杨利伟出任奥克斯中央空调形象代言人的爆炸性新闻。
奥克斯称,继米卢回国之后,就一直在寻找新的形象代言人,但因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直到中国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那一刻,奥克斯才把目光锁定在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的身上。消息传出立马在国内引发强烈轰动,一时间业界坊内褒贬不一,议论纷纷。
其实, “杨利伟代言事件”实际上就是与“吴士宏风波”同出一辙的事件行销运动。
明眼人一看便知,此时的杨利伟属于国家航天事业的一级保护对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面对世界他所代言的是中国的形象,是根本不可能为某个企业代言的。
你想啊,如果没有这层限制的话,那么杨利伟绝对已经成为比奥克斯更早与航天局合作的蒙牛集团的代言人了。
但是尽管如此,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事情的原委怎样,奥克斯借航天英雄的光环发动的这次事件行销的效果是基本达到了。
罗纳尔多代言造势:在2003年2月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足球史上级别最高的国际足球赛事“中巴之战”上,奥克斯以空调类企业中惟一赞助商身份频频亮相。
继延请米卢作秀之后,再次通过把奥克斯品牌与万众瞩目的球赛,以及星光闪耀的巴西队超级球星并列在了一起,成了奥克斯空调2003年度亮相广东的重要符号。
我们认为,从赞助球赛的举措上看,这还不能算是这次“事件行销”的最大亮点。要说称得上亮点的,还要说是邀请罗纳尔多出任品牌代言人的炒作策划了。
从品牌塑造的深层意义上来讲,就会使人联想到奥克斯的品牌形象定位了。从直感上看,奥克斯是“优质平价”产品的代表企业,是一个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着想的企业。
但是我们从奥克斯进入市场的姿态来看,就能看出,他总是反常规行事,不按照牌理出牌,经常作出一些惊人之举让市场的众多“玩家”瞠目结舌,甚至感到不可理喻。这岂不是有点儿像“外星人”?
巧了,这个罗纳尔多不是有着“外星人”的绰号吗?于是奥克斯便打蛇顺棍上,直接和罗纳尔多来了个比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也能看得出奥克斯品牌提升的良苦用心了。
这次事件行销的效果也是不错的,据说虽然奥克斯最终总共投入只有200万左右,但由系列事件行销组成的强势宣传链所得市场回报将达两个亿之多。这里面一方面是淡季攻粤所带来的直接受益,而更重要的还是在另一方面,也就是由此为奥克斯带来的品牌知名度的再次提升,同时也为夏季的旺季营销造了一把势,可谓是一举两得。
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釜底抽薪式和“过河拆桥”。
所谓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
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故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
因为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恰恰是敌人的弱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敌军就会不战自乱。
奥克斯把这个计策运用到事件行销中就能演变为一个核心技巧,就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而这个“短”还一定要是对手的命脉或忌讳之所在。这样做的效果不但可以达到削减敌人的气势的作用,而且还能在目标顾客心目中树立起奥克斯为他们挑战暴利,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优质平价”产品的形象。
空调成本白皮书:2002年,奥克斯公司在宁波当着百余名媒体记者的面,公布了一份《空调成本白皮书》,大曝行业“秘密”。据奥克斯称,一台1?5匹的冷暖型空调的生产成本为1378元,加上销售费用370元、商家利润80元、厂家利润52元,市场零售的标准价应该是1880元。奥克斯公布的“标准价”,与市场上售价最高的同型号空调相比,降低了三分之一左右。
若按此理,许多厂家声称的“空调利润不多了” 就成了谎言。此言一出,业界一片哗然。那么,这一空调成本又是如何算出来的呢?
奥克斯称,空调零配件成本在空调总成本中占80%以上,作为一种技术成熟的组装型产品,空调的价格主要应由其材料的成本决定。然而,我们注意到,在奥克斯披露的材料成本上,除了所用的东芝、日立、lg等著名品牌压缩机是属于外购之外,其他各部件多标注为自制(奥克斯称已有90%零部件实现自制)。
而且,奥克斯公布的这些零部件的成本均比目前的市场价低得多,如外机钣金件、内机塑壳合计金额203元,蒸发器和冷凝器才253元,算出1378元的成本价就不足为奇了。
此举的的明显的效果就是博得了消费者好感,试问那个消费者不想少花钱买到好的空调,消费者一看“好嘛。原来你们这些企业都多赚了我们的钱,看人家奥克斯多实在!好,咱就买他!”于是就算在大家都降价时,奥克斯当然的会多吸引一部分顾客。
而奥克斯此举对于其竞争对手来说就的确是一桩祸事了,空调成本的曝光使得许多长期以来依靠高广告投入来维持“优质优价”的企业深感头痛。
“9.11反恐行动”:在中国的空调界,广东的确是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空调重镇”,不仅因为广东一省的空调产量占到全国的35%以上,是众多知名空调品牌的“大本营”,而且民众相对购买力强,省内空调消费容量高达55亿元,占全国的18%。
2002年9月11日,奥克斯“咆哮着”杀入广东市场,在广州发布了名为“反恐宣言”的事件行销运动。在新闻发布会上,奥克斯宣称,将在2003冷冻年一如既往地推行低价策略,“砸”开广东空调市场的“暴利枷锁”要将长期居高不下的广东空调价格拉下1000元,从广东空调“老大”的兜里掏出10%的市场份额,以“坚定不移的价格战”掀起国内空调业的第三次“洗牌”,迫使一些高价品牌向消费者“投诚”。
其实,奥克斯的意图很明显,因为虽然这些年奥克斯在二三线市场的占有率直线上升,但是却一直还在中低档产品的形象层面徘徊,如果能够对品牌形象作一次大的提升的话,无疑便会对其“优质平价”的性价比卖点是一个大的提升。
同时也会通过反“优质优价”论和“廉价劣质”在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奥克斯行业“卫道士”和“亲民”品牌的形象。
“斩首行动”:2003年11月1日,空调市场再掀波澜,格力电器率先在广东将1匹机价格降到1099元,同时在北京也拿出6款空调平均降价30%。随后美的宣布跟进将1匹机再降到1088元。而行业新军tcl继在国庆黄金周将一匹机拉到千元以下后,此次干脆将降价战火烧向利润最高的柜机。tcl宣称,旗下一款畅销2匹冷暖柜机价格由3200元降至2700元以下,创下主流品牌市场同规格柜机的价格新低。
在此局势下,为了有效的反击对手,奥克斯发动了其全线降价的“斩首行动”,把矛头直接指向行业老大格力、和美的电器。
在“斩首行动”中,奥克斯推出了388元的空调。1p23机型空调,价格为988元再送600元的礼品,实际售价仅为388元,并表示,11月11日起至11月23日敞开供货,没有限量。奥克斯全国市场总监李晓龙宣称:“格力敢降价,奥克斯就敢降得更多;格力空调敢卖100元一台,奥克斯就敢卖50元一台,格力敢卖50元一台,奥克斯就敢白送。”
非常明显,奥克斯的这次被动回应的“事件行销”反击的目的就是布下了一个陷阱,要借势把格力、美的等一线品牌拉下水来适应自己制定的“优质平价”的市场游戏规则,同时通过“免费保修”等售后服务的推出再次强化其“优质平价”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树立自己的行业巨头的地位。
其实,通过奥克斯发动的多起事件行销案例我们都能看出,奥克斯一直都在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行业的标准之一,哪怕只是阶段性的标准。
透过奥克斯乐此不疲的系列事件行销的表现,我们也许能够看到奥克斯营销传播策略指导思想的端倪来——“凡是“敌人”倡导的,我们就”攻击;“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支持”。这样做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能够非常直接的崭露头角,成为焦点。
这也就是我们在下面将要阐释的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第四种表现形式——标杆反击型。
顾名思义,所谓的标杆即是指行业中的领先者,从理论上讲,一家意欲对行业领先者进行攻击的企业必须具有其有力的进攻资源。但是这种理论对于作为奥克斯这家一贯反常规的企业来说,可能就不是很适用了。
因为无论是否具有领先的资源,只要竞争对手冒出头来,奥克斯是肯定要打击的,而这样的打击不但可以为自己的同类产品造势,更可以起到塑造行业“卫道士”形象的效果。
空调技术白皮书:2003年4月 奥克斯空调在宁波发布《中国空调技术白皮书》,提出“冷、静、强、省”才是优质空调的“新标准”。
在反击中,奥克斯借其聘请日本资深空调专家水口隆次之口抨击道:中国空调行业现阶段炒得很热的一些功能,在日本国内的空调中都有,但无人把它宣传成“高科技”,更没人能以“高科技”的名义拼命多收钱,因为国外的企业认为这些只不过是厂家提供给消费者的“很稀疏平常”的附加值。 “冷、静、强、省”,才是优质空调的本质和基准,是空调的核心价值所在。
奥克斯借日本专家之口,道出了优质空调的科学标准和世界上空调制造强国对“高科技”概念的平谨态度,无疑使其揭“内幕”之举更具可信度和现实意义。
但是遗憾的是,奥克斯发动的这次事件行销运动并未真正起到改变游戏规则的作用,反而各竞争对手炒作“健康空调”“灭菌空调”的声音是越来越高了。
在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有效反击,奥克斯与中科院联手策动了名为《健康空调红皮书》宣言。
健康空调红皮书:譬如虽然在健康空调开发和推出上,奥克斯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相比晚了一步,但是这并不影响奥克斯后发制人的攻击。
于是奥克斯就与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共同发布了所谓的《中国健康空调科技红皮书》,对市场上的第一代、第二代健康空调进行抨击。
《红皮书》指出,健康空调在中国出现以后,目前已有过两次更新换代。第一代产品,在空调中采用过滤性吸附类材料,包括活性炭、冷触媒、光触媒等技术。这类产品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上市。由于功效低下,第一代健康空调在2000年以后逐渐被市场淘汰。但在sars爆发后,第一代所谓的‘健康空调’又卷土重来,与板蓝根、白醋一样大发sars横财。
第二代健康空调产品于2000年至2002年上市,有“换新风”、“负离子”、“富氧技术”等概念。这类产品侧重于对室内空气进行处理,是通过风道将室内空气抽出,使室外空气从门窗缝隙等不严密处“挤入”,达到换新风的目的,但却不能解决空调自身吸附和滋生病菌等问题。“因此,第二代健康空调,并不是真正的健康产品。”奥克斯空调公司总经理吴方亮如是说。
在《中国健康空调科技红皮书》标杆反击事件行销运动中,为了对在健康空调领域先行的竞争对手造成实质性的打击,奥克斯称这些产品不是“南郭先生”型的假健康就是借所谓的“健康空调”之名扮演“蛇蝎美人”进行乱加价,是误导和蒙骗了消费者。因此奥克斯此举的目的,就是给破坏中国空调业诚信体系的品牌以沉重的红牌警告。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奥克斯发动《中国健康空调科技红皮书》的战略意图也非常明显,为自己的“净呼吸”高效健康空调的上市造势,通过依托中科院这张“虎皮”使得消费者产生只有与最权威的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健康空调的感知,究其根本来看,其实也是一次争夺顾客的“民心工程”。
综上所述,纵观奥克斯这些年走过的事件行销历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来。
第一,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道”是以“优质平价”打动80%顾客的“民心工程”;
第二,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发起的时机是对手撇脂定价上市时,热点事件发生时,直接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或新技术诞生时,对手企图侵占其价格领域时,以及其他一切聚集了公众眼球的事物出现时。
第三,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术”是价格造势、成本造势、名人造势,最后一点就是“没事找事”。
第四,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取得成功的核心推动力是在其企业文化影响下打造的优秀“执行力”。
有趣的是,当笔者分析奥克斯的“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个命题时,却意外的发现奥克斯在实施市场推广时的“事件行销”策略竟然与英国著名的维珍集团有些近似,所不同的仅仅是奥克斯是以整个企业的集体行为造势,而维珍是他的老板亲自上阵造势。
在维珍每一次时进行一个新产品的推广时,他的老板布兰森都会身体力行地进行一次独特的作秀。他这种幽默的恶作剧,使得维珍具有很高的曝光率。他曾经只穿三角短裤和美国肥皂剧《海滩护卫队》的女主角帕美拉?安德森合拍维珍健力饮料的广告;他曾和20个几乎全裸的模特打着“所见即所得”的标语在伦敦街头为维珍手机做促销宣传;他开着坦克驶入纽约时代广场宣传维珍唱片连锁进军美国;他飞到新德里,骑着一头白象到印度国会演讲;他曾经沿着英吉利海峡的沙滩裸跑;肆无忌惮得大声叫骂英航的头儿们;穿着脏兮兮、邋遢的不得了的毛衣;笑得十分开心得出现在《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上。
正是他这些出格的举动,使得他的红白相间的维珍品牌在“英国男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排名第一,在“英国女人最知名品牌评选中”位列第三。而他本人,在bbc2001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被评为最具启发性人物的第二名,高于耶稣,而其企业的知名度也不断的得到提升,最终成为了一个消费者喜爱的品牌。
尽管商业评论家们还在指责着维珍的所谓谬误,商学院教授们依旧在重申着维珍必将失败的论点;一些行业的巨孽们依然对理查德?布兰森恨之入骨。这个没能读到六年级的家伙开着“海盗船”升起海盗旗,率领着他的维珍团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其实奥克斯目前在中国市场所处的地位何尝不是如此,现在你打开互联网,几乎上任何一个财经管理网站都能看到质疑奥克斯的文章和评论。甚至有不少人公开指责和抨击,但是却丝毫没有能影响和左右奥克斯既定的发展方略。“优质平价”还在实施,事件行销运动依然在发动……
2004年7月,奥克斯空调总经理吴方亮非常兴奋的打电话告诉记媒体一个好消息:“奥克斯空调又创造了一大辉煌,6月20日奥克斯空调完成了380万台目标,才过了23天,空调销量累计的突破1000万台,是继海尔、格力、美的之后第四个销量累计突破千万台的国内空调企业。”
无疑在这个成功业绩中,奥克斯中国特色“事件营销”策略居功至伟。
从实践的效果看,奥克斯通过“优质平价”的产品价值理念和不断的“事件营销”对市场的冲击使得其销售量不断提高,2001年90.23万台,2002年157万台,2003年250万台,2004年380万台。
据了解,2004年10月份,奥克斯南昌工业园和占地3000亩的宁波科技园将正式投产,届时奥克斯空调的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台。
吴方亮满怀自信地说:“若今后市场按照现在这样的行情发展下去,奥克斯2006年总销量将突破2000万台”。
祝奥克斯在事件行销之路上一路走好,但是也要善于听取业内明智之士的建议和忠告,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中国特色事件行销模式”的含金量,以期在奥克斯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品牌的美誉度和对消费者的亲和力也能得到提升!
因为业内所有关注奥克斯的人士,包括笔者在内对奥克斯的肯定赞誉和质疑都是出于关心和爱护奥克斯这个难得的民族品牌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