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警惕:三星下一轮的凶猛进攻箭在弦上!

手机市场上,三星电子正在全力拚杀。劳苦功高的前卫设计师崔原玟(won-min choi)高举一只带有双扬声器和环绕立体声的手机样品。一键按下,由远及进的火车呼啸声便从右扬声器滑到左边,随后渐渐淡去,宛若消逝在铁轨尽头。崔原玟开怀一笑:“太酷了。” 这位三星汉城(seoul)设计中心的音效设计师今年30岁,下班后他便穿着马丁大夫鞋(doc martens)混迹于业余乐队。在全球,三星为了赶超诺基亚,总共投资建设了6家类似的设计中心。

10年前的手机市场上,三星微不足道。其产品只在韩国出售,而且即便是在本国,他们和外来品牌、美国的摩托罗拉仍有不小差距。可现在,手机之于三星,就像随声听之于索尼,已成为公司高速增长的引擎和产品标新立异的代表。三星已经吐出豪言,立志成为手机业的龙头老大。仅一瞬间,他们就变成全世界排行第二的手机生产大户,并计划在2010年之前超越来自芬兰的品牌诺基亚。这可真是“豪言壮语”啊!目前,在全球850亿美元的手机市场上,三星只占有13%,而诺基亚却有36%,比他们的两倍还多。不过,三星的飞速增长并非靠那些利润微薄的家常手机,而是靠设计时尚的高端手机。所以,他们相比之下享有更丰厚的利润。在美国,三星每两周都会更新手机服务,像斯普林特公司(sprint)的视频邮件,等等。三星积极推广pda手机,并率先给移动电话装上mp3音乐播放器。电视手机和能朗读电子邮件的语音手机也将陆续于今年问世。接下来,还有采用自产芯片的新品。它充电一次能通话20小时,储存2,000首歌曲和8小时录像,还能玩三维视频游戏。

10年前的三星库存严重,产品滞后,缺乏创新,在众多芯片生产商中毫无建树。现在,已是电子业领军人物的三星,今年一季度总收入120亿美元、净收益27亿美元,超过微软、ibm、英特尔,一跃成为获利最丰的科技公司。据三星首席执行官、现年60岁的尹钟龙(jong-yong yun)预测,2009年三星公司的销售额将达800亿美元。其信息通信网络事业部负责人李基泰(kitae lee)说:“我们的手机收入就像从高山上跌下的雪球,会越滚越大。”在三星的全部销售额中,手机大概占到1/3。

许多数码产品都要有存储芯片、显示器和微处理器。这三大块中,三星把持了前两块(第三块由英特尔控制)。他们把该类元件销售给全球几大科技巨头,此外还把它们应用在自己的手机、显示器和接驳家庭网络的冰箱上(见102页图表)。 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上,三星一直保有领先地位,他们生产的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和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占世界产量的1/3,闪存占1/5。其中闪存一项,三星的收入甚至超越了英特尔。对于无线电子产品来说,闪存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在切断电源之后依然保有数据。此外,三星也是全球最大的超薄液晶屏和平板电脑显示器生产厂商。

三星的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电子业巨头似乎遇到了企业形象方面的难题。在美国,三星的名头仍不及索尼、戴尔和诺基亚。市场调查显示,美国人眼中的三星不像索尼那样“亲美”,而且略嫌古板,缺乏创新,是“跟风猫”而非“首创者”。尽管依靠每年8亿美元的广告、促销和市场投入(5年内增加了4倍)以及每月互联网上不计其数的跟踪报道,三星已渐渐从鲜为人知跃升到由国际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评选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25位。不过,它仍然落后于第6位的诺基亚、第12位的惠普和第20位的索尼。

“我们的品牌无法引起情感共鸣,”三星的北美首席执行官吴东振(dong jin oh)说,“要成为美国第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公司高管大谈未来几年纽约证交所上市之时,三星的股票却正在遭受韩国经济不景气的拖累。尽管在过去6年中,韩国证交所的三星股价上涨了16倍,而且在新兴市场上,绝大部分股票都由西方投资者持有。可是,和在纽约证交所里以美国信托凭证(adr)挂牌的索尼相比,三星去年的市盈率只有13倍,而前者有42倍。实际上,尽管三星成绩斐然,却不符合美国标准的会计规则。这无疑增加了投资者的顾虑。显而易见,三星想要,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

“要想成为第一,我们必须做好每件事,”尹钟龙说,“我们必须打造一流产品,也就是品质卓越、时时创新、引领潮流的产品,以此提升品牌形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三星开始大幅裁员,缩水管理层,并加快所有的生产工序。籍此,三星得以安全度过那之后的网络泡沫危机。正当其它科技公司都苦苦挣扎时,三星却在2000到2003年间使利润增长了5%。

为了保持增长势头,三星努力完善广告策略,投资新的研究项目,并集中进攻时尚设计。三星的全球行销主管金姆(eric kim)已经在认真评估每年5亿美元的各类广告了,这使国际公众企业(interpublic)旗下目前负责三星广告的fcb公司(foote cone & belding)大有危机之感。“三星对他们在美国市场的形象并不满意,”fcb总裁雷白德(brendan ryan)说,“美国的所有品牌都在前进。”三星已经花了5年时间构建品牌知名度。现在,他们必须提高品牌忠诚度。金姆表示,“我们想听到人们说,‘我要三星!’”。

做到这一点的计划是:在未来几年内,将目前30亿美元的研究预算翻一番。目前,在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和以色列在内的多个国家,三星一共拥有15座研究中心,2万名雇员,他们将力争在未来几年内研制出数千种新产品。“我们太关注来年的产品了,”最近刚刚走马上任的全球科研负责人林贤圭(hyung kyu lim)说,“公司必须为未来3到10年作打算。”他对下属的5个竞争分支进行整合,命令所有研究都对准“生活中的三大块”——途中、家里和办公室。“产品正在互相融合,我们也需要更好的协调,”他说。

三星电子是在1969年,作为与日本三洋公司的合资企业呱呱坠地的。不过,它的最初历史可以追溯到60年前。那时,韩国只是被日本统治的一个落后殖民地。1938年,李秉(byung-chull lee)开了一家小外贸公司,出口干鱼和水果。这家公司后来慢慢发展,逐渐成为韩国今天最大的财阀,也即松散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三星由韩国首富家族掌控,头领是李秉之子、亿万富翁李健熙(kun-hee lee)。他亲任三星电子的董事长,并持股3.3%(不过据悉实际数字可能高达15%)。三星电子也持有集团内另外10家公司的股份。

三星集团的业务五花八门,涉猎63类。其中一些毫无关联,比如保险类的三星海上火灾保险公司(samsung fire & marine),制造电子元件的三星电机(samsung electro-mechanics),制造电视机显像管及监视器用玻璃的三星康宁(samsung corning),以及游乐园——三星爱宝乐园(samsung everland)。

三星电子的首场胜利是1983年的存储芯片,即dram。1983年前的美国芯片市场日货泛滥,而且大有没完没了之势。那时,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对日商征收关税了。于是,三星匆忙杀入。尽管比别人晚了3年,可他们仍坚持在美推出64k的存储芯片(可以存储6.4万字节的数据)。不过,仅3年之后,三星便又推出了全球第一块拥有1m容量的存储芯片。依照行业惯例,这一过程通常需要6年。

三星的做法是:在硅谷和汉城各设立一个项目组,看谁的芯片能先贴上兆位标签。结果,汉城获胜。时至1994年,三星又研制出第一块容量256m的存储芯片,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生产商(这部分要归功于韩国政府的资助)。

然而,存储芯片的胜利还是无法拯救低迷的其它业务。三星在美国的大部分产品都深陷泥潭,以至于他们都准备全面撤退了。当时,三星受制于微波炉和低价电视等廉价家电,只能定位在凯马特(kmart)之类的折扣大卖场。可人算不如天算,接下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芯片价格大跳水使三星在突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美国这块宝地了。因为硬通货币能帮他们偿还公司重整所欠下的巨额债务。

不过,“能用于公司形象重整的产品却不多”,或许只有手机,全球手机业务负责人李基泰说。“金融危机对我们影响最大,”北美的手机业务主管斯卡辛斯基(peter skarzynski)补充道。想依靠手机重振雄风,三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产品变得更时尚、更小巧。为了提高产品定价和积累更多的硬通货币,他们还需大力推进技术水平。于是,三星把从存储芯片和液晶屏上赚到的钱全都投给了更新的研究项目和更大规模的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