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联想进入陌生的新大陆 如何实现从接受到认同(2)

从接受到认同

整合就像是“剥洋葱”,越往里面越难剥。异常顺利的“安全登陆”仅仅是无数问题中最外面的一层。即便是在人心向背的层次上,联想也还远远没有达到“松口气”的时候。

不熟悉英语的人,很难区分“i hope 和i wish”在实际表达中的差别。同样,在英语中的“我不反对”和“我同意”也有着天差地别的分野。当联想顺利而完整地收编ibm pc团队的时候,赢得的是这些人的“接受”,而后面将要进行的整合,才是真正去赢得“认同”。因为整合不仅仅意味着合并报表,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在文化、运营、战略、管理上建立认同感的过程。

虽然联想与ibm pc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处在一样的业务领域,但是彼此从接受到认同还是需要时间的。一方面, 联想是收购方,也是挣钱的一方,他们至少现在还要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去养对方亏损的业务和人,这会带来心态的变化。另一方面,ibm pc的辉煌历史是摆在那里的,这是让联想都感到崇敬的东西,要求罗利的员工抛开过去成为“联想方阵”中的一员,这自然也很难在一瞬间实现。

沟通是相互认同的基础,所以“学英语”对联想来说已经是个关系重大的战略性工作。“语言不是个大问题但将是个长期工作。”过去半年中几乎每个月都要去罗利一次的联想集团cto贺志强说道。贺志强是联想中国高层中英语水平最好的一个,佐证就是罗利的高管们在记者面前对于中国团队的人都显得很客气,但是一提起他却是一副“混得很熟”的表情。“他的英语好到可以吵架。”这是一位美国高管形象的评价。

“我一直说能用英语吵架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贺志强说道,“这当然不是说我们真的要去吵架,而是说我们要具备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人家才会真正接受你。大家都客客气气地用初级英语沟通并不难,也看起来挺开心,但这不一定是好事。”实际上,目前联想中国的总裁们都已经配备了英文流利的助理,该说中文的时候就说中文,“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总不能让语言绊住自己的手脚。”

语言需要时间来解决,但也是有时间去解决的。而真正悬在联想头上最紧迫的问题还是今年的业绩。ibm pc去年亏损1.18亿美元,而联想去年财报体现的盈利能力只有1.35亿美元左右。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速赢”――用胜利来塑造认同感和影响力对于联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双方必须从实际中看到对方的价值, 这才能真正增进双方的了解和尊重,然后才能顺利地整合。”tte公司负责北美业务的副总裁童雪松,已经比联想更早获得了进入实际整合期的体会,“我们目前正在渡过这个过程。实事求是地讲,刚开始的时候, 北美的员工对tcl中国来的人很客气但是心里并不一定真正认同。情况的转变发生在几个月后我们开始用中国的机芯来支持北美的产品,结果在市场上大获全胜,甚至让他们把原本完不成的任务变成了超额完成。从此以后他们的认同感才真正开始形成。”

对于联想来说,迅速地识别联想国际和联想中国的优势并且把它们协同起来,已经是目前最紧迫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