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自建终端,海尔意在“u—home”

“u-home”中的u代表了lbiquit,ous,“无处不在”之意。海尔u-home体验中心计划,有两个看点,一是自建终端,二是信息家电。

网络化、智能化成套家电消费概念的核心是“信息家电”,早在1999年,《微软维纳斯计划白皮书》就已经对信息家电的消费前景做了充分的论证,勿庸置疑,它将是未来家电消费的大势所趋。但正确的方向并不意味着正确的时机,1999年微软比尔·盖茨在全球范围内斥以数十亿美元巨资,却因为在不太成熟的时机冒进启动而惨遭折戟。由此可见,海尔的u-home计划也并不是什么创新之举,而且也未必正是时机。

面对家电行业陷入红海中的僵局,海尔又将如何通过自建体验中心来破局?

海尔在全国约20座城市进行选址,以建立覆盖重点市场区域的形象体验中心,这对于正处在自建终端风潮中的家电行业而言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分析人士称“这一渠道的出现势必分流家电卖场销量”,其实不然,仅拿国美的店数来看,国美收购永乐后门店总数达到600家,海尔此次自建终端从数量上看显然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其定位于成套采购以及标准化方案销售,相比而言目标受众更狭窄。

其实,将信息家电概念与自建终端联合在一起,海尔自的u-home计划就有点“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意味,海尔此举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战术上的被动和低调跟进,来再次实现战略上的先发制人。

家电行业一直苦苦挣扎在同质化竞争的漩涡中,海尔曾经以服务营销跳出价格战的泥潭,并引领行业竞争的演变趋势。但好景不长,相互的战略模仿使行业再次陷入同质化竞争僵局。而最近两年自建渠道风潮如火如荼,渠道之争已成企业制胜之道,海尔自建体验中心也只能算是顺应了行业演进的规律。但作为行业领导品牌,自然不屑于、也不该甘心于简单的战略模仿和跟随。

体验中心作为一种终端渠道,与其他的家电终端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销售的平台,而且更是品牌传播的平台。

“体验营销”是海尔u-home计划中的又一关键,它能够很鲜明的传达给消费者两个信号:其一,海尔是家电消费潮流的领导者。作为国内首个成套家电行业标准,“海尔u-home成套家电标准”是此计划的关键卖点,而只有领导者往往才是新标准制订者;

其二,显然只有强势品牌才有实力自建体验中心。毕竟,单一品牌家电品种系列能够支撑起5000平米的专卖店的企业寥寥无几,而且这种强势的产品阵容,以及旗舰店的大气形象,无疑也是塑造强势品牌的最佳形式。

再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近几年各种维纳斯的升级版或翻版式的复兴计划不断风云再起,家电信息化消费的行业雪崩之势依旧未显端倪,但时机无疑是越来越成熟,然而不可否认,贸然推进依然存在冒进的危险,何时把握时机切入市场的确难以拿捏,如果将海尔u-home计划可看作是自建终端的意外收获,在这点上,不言而喻,海尔自建体验中心则是攻守兼备、一箭双雕的锦囊妙计。

责编/谢海峰